現場改善與生產效率提升 課程背景: 企業的目的是實現利潤的最大化,而利潤的提升在于現場的改善和效率的提升。目前企業的生產現場存在的效率低下和浪費現象十分嚴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我們的生產干部缺乏一定的專業知識的學習,特別是系統的學習。這門課程的特點是把生產管理的許多課程的專業工具集中在一起,對學員進行系統的訓練,幫助他們提升綜合管理能力。
授課特色: 本課程學員將會學到以下知識: 科學的現場布局 掌握生產線平衡 快速換模 IE技法的實際運用 如何制定生產節拍 QC手法對效率提升運用
授課時間:2天 授課對象:生產副總、生產主管、班組長
課程提綱 第一講:生產現場的七種浪費現象 1.什么是過量生產 2.造成等待的10個原因 3.搬運是怎樣造成的 4.不當加工指的是什么 5.“零庫存”重點在哪里 6.動作與效率的關系 7.消滅不良品的兩個原則
第二講:生產效率提升理論基礎 一、精益生產 1.價值系統體系圖 2.核心價值 3.思想基礎 二、客戶價值VS企業價值 三、實現精益生產的5個原則
第三講:改變平面布局徹底消滅搬運 1.追求布局最優化目的 2.布局設計與改善的四種形態 3.四種布局類型比較 4.布局分析工具-接近相互關聯法 5.布局案例分析作業改善的推進方法
第四講:作業改善的推進方法 1.改善作業的兩種方法 2.尋找工序問題的16問 3.改善作業的四大目標 4.分析現狀的5W1H法 5.改善作業的12大構想 6.改善作業的ECRS方法 7.改善作業的3S法 8.動作經濟原則 9.改善動作的著眼點
第五講:生產的生產線平衡技術杜絕等待 一、生產線平衡分析的目標和目的 二、作業節拍 1.分析圖例 2..作業節拍分析圖制作流程 三、工序節拍時間計算方法 四、生產線平衡 1.效率計算方法 2.改善2大原則 3.分析結果的解讀方法 4.分析的使用方法
第六講:動作分析提升日產量 一、定性、定量、區別、效率觀察 二、工作的細分與基本動作 三、動作要素分析 四、18種動作要素一覽表 五、動作要素分析及13個注意點: 1.空手 2.抓取 3.移動 4.裝配 5.拆卸 6.放手 7.檢查 8.定位 9.尋找 10.找到 11.選擇 12.思考 13.延遲 14.故延 六、動作分析 1.用表 2.注意事項 3.實施步驟 4.14個改善重點 七、動作經濟的3大原則 八、動作單位的動作評價 案例展示:18個動作精簡
第七講:標準工時研究提升管理效率 一、標準工時 1.定義 2. 6大功能 3.構成要素 4.設定方法---秒表法 二、觀測前的準備的6大要點 三、工時觀測的10步流程 四、作業要素劃分技巧 五、秒表的讀取方法 六、觀察動作記錄時間技巧 七、記錄工時的要點 八、作業要素的純作業時間計算 九、純工時的記錄 十、作業循環周期產生的基準 十一、異常值判斷的基準 十二、寬余時間分類 十三、標準工時匯總圖
第八講:效率提升的七大步驟 1.抓主要矛盾—----層別法 2.找主要原因-------柏拉圖 3.分析原因----------魚骨圖 4.原因追查----------六和法 5.輕重緩急排列----象限表 6.制定行動計劃----甘特圖 7.項目跟蹤---------點檢表 |